胸痛及房颤双中心建设研讨会:医界大咖联动 专业学术盛宴
为进一步推进胸痛、房颤双中心建设工作,提升急性胸痛、房颤救治水平,更好地为急性胸痛、房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服务,6月16日,贾汪区人民医院召开胸痛及房颤双中心建设研讨会。
会议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王志荣,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胸痛中心主任、医疗总监陆远等专家。贾汪区人民医院全体领导班子、临床医技科室医护代表及全区各乡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会议。
院长王振涛主持会议。
会上,副院长赵伟首先汇报了贾汪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结合数据对胸痛中心前期开展工作进行了质量分析,就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随后,霍勇教授以《新时期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从胸痛中心做起》为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报告从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及不足、胸痛中心是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中可实现的路径、以胸痛中心为抓手构建新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授课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我院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和胸痛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王志荣教授作了《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标准(第二版)》专题授课,从房颤中心建设的条件与资质、房颤的救治和评估、培训与教育等认证标准、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党委书记马继勇在总结中向霍勇教授、王志荣教授、陆远教授等专家的到来和授课表示衷心地感谢,认为两位教授的授课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和一份详细的“双中心”建设指南,对助推贾汪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双中心”的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马继勇指出,胸痛、房颤中心的建设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也是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重要举措。马继勇要求与会人员要认真学习专家授课内容,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建立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的目的和意义,牢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双中心”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我院胸痛和房颤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救治效率;要加强与上级医院和区域医共体各单位的合作,实现上下贯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切实提升危重病症救治能力,为我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训会后,专家一行先后到急诊医学科、导管室、CCU、心血管内科、放射诊断中心等科室进行现场指导,并对胸痛中心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2023年3月16日,以贾汪区人民医院为主导的区胸痛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是通过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综合功能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统一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疗途径及方案,以期达到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抢救76名急性胸痛患者。患者从入院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的平均“门球”时间为80.37分钟(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在90分钟以内),在此基础上,我院开通绿色通道,绕行急诊、CCU,目前可实现最短时间为21分钟。
霍勇教授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发展及胸痛中心的建设工作,他指出建设胸痛中心,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民生工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迫切的需要,更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希望我院继续大力推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胸痛中心的质量、内涵,造福广大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此次“双中心”建设培训会意义重大,全体参会人员对胸痛和房颤中心的建设目的、标准、工作流程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专科专业诊疗能力,为我院“双中心”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版建设和认证流程,吸取专家意见、建议,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和急救网络,提升抢救与转运能力,力争高标准、快速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同时,加快建设房颤中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新型医疗急救模式和医院区域龙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