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人民医院团委:在奋进抗疫中迸发青春力量
新一轮疫情袭来,贾汪区人民医院团委组织广大青年主动参与到社区值守、核酸检测、便民服务等志愿工作,充分体现青年的社会担当。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贾汪区人民医院团委立即响应医院党委部署要求,向全院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倡议,及时组织动员门诊、外科、内科3个团支部团员青年投身到这场抗疫战斗中。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团员青年必须服从党的指挥,必须身先士卒!”贾汪区人民医院团委书记王臣带领260余名青年团员第一时间请战。由此,他们白衣为甲、共克时艰,与时间争抢拼夺,与病毒对弈,让鲜红的团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
争做外援抗击疫情的“先锋兵”。外科团支部书记吴军伟,是普外二科一名护士,先后多次参与外派支援省内各市县疫区。在支援连云港采样工作结束后,隔离期一过又投入到支援徐州泉山区、贾汪区现代产业园采样的队伍中。
4月10日,吴军伟接到卫健委通知支援苏州1天,当天来回不带行李。接到通知后,他立即响应号召,和徐州支援团队于4月11日凌晨出发,上午7:00抵达苏州支援阳澄湖镇采样,晚上9:00集结完毕返回徐州。在返回途中接到省卫健委通知,全体车辆掉头返回支援苏州,于凌晨02:00抵达苏州指定酒店。简单休整后,凌晨04:50集合前往相城区进行采样,后辗转于昆山、虎丘区等多地进行采样。在这场“疫考”中,吴军伟用实际行动彰显“请党放心 抗疫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位门诊团支部蔡佳辉,是放射科技师。先后支援连云港、常州、徐州、贾汪现代产业园等地区核酸采集及疫情防控工作。30多天的连续奋战刚结束,又接到支援苏州的通知,蔡佳辉又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战场!在苏州姑苏区各个点位辗转,上台前不敢喝水,怕去卫生间。穿着防护服就是大半天,中途不敢下台,担心影响采集的进度。支援苏州的第三天急剧降温,下起了大雨,没有厚衣服的蔡佳辉,穿着短袖手术衣,外加防护服,被雨水浸湿瑟瑟发抖,睡眠不足的疲惫加上低温雨天的寒冷,他咬牙坚持着。在支援苏州的几天里,蔡佳辉和团队成员一起凌晨02:00睡觉,凌晨04:00起床工作,两天才休息了4个多小时。他们说:“虽累犹荣!”
做保护家园的“抗疫人”。张浩洋是门诊团支部书记,每天既要在核酸采样车里采集标本,又要在实验室里进行核酸检测。疫情以来,全民核酸检测标本量突增,张浩洋已经连续值了几天夜班,但问起他是否觉得辛苦的时候,张浩洋连连摆手“应该的,这是我们检验人的职责和使命。”在采集站,他是核酸“采样手”;在实验室,他是核酸“排雷兵”。张浩洋在这样的身份转换之中不断前行。
采集任务下发开始,内科团支部书记、肿瘤血液科护士潘芑宏和同事们就陆续接到去附近村落采样的通知,她和超声影像科护士安婷、石群芳等一道被分到了大洞山景区、鹿楼、才沃村委会、涧溪村、老矿街道各社区等采样点。早上6:00集合到第二天太阳升起,衣服也从防寒保暖穿到短袖。在核酸采集点,她们是“采集战士”;在科室,她们是“最美天使”。潘芑宏说:“我们接到的采样任务越来越少,证明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平安,我们的辛苦值得!”
他们是后方的“守护者”。“你在前方加油!‘家里’有我们!”留守在医院的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志愿者也不甘示弱。院团委组织委员孙乐所在的总务科虽然不是一线医护人员,但是全区集中采集核酸通知下达后,总务科积极响应,在后勤人员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抽调7名同志,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到乡镇、社区等地为核酸检测采集点提供后勤服务,消杀无死角、防控无隐患。
外科团支部项文杰,是普外一科护士,疫情以来,她主动申请前往院内发热门诊值守,为留观人员提供治疗外,还要提供生活保障。送饭、烧热水、打扫卫生等都是她的日常工作。每日昼夜轮流,穿上防护服就是6小时,进入吃住换洗封闭式管理模式,全心战斗在抗疫一线。
这是一场全员战 “疫”,而这些“天使白”“志愿红”只是一群人的缩影,他们在这场抗疫中迸发出巨大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