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尊敬的院长,您好!
患者来信
尊敬的院长你好!
今天向你院写一封感谢信,感谢骨二科的张腾大夫,因为他医术高明,很快就把我的(病)治好了,因为他对病人服务态度太好了,对病人发出爱心和温暖在我心里无法表达,还有几个护士配合得很好很到位,让病人心情好病也好得快,从我内心发出感恩的心来感谢您们!
现在我们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国家富强了,为了人民身体健康每年都给农民免费检查,但是我从来不去,为什么不去因为我家穷没有钱,怕万一查出什么病来没钱看,不死得更快吗?
还得感谢习近平领导的好,政策好,穷人也能看起病,今天我亲身尝到社会的温暖。
魏兰云
2021年8月20日
这是一封邮寄到贾汪区人民医院院长信箱的信,一封再普通不过的信,贴着邮票盖着邮戳的“年代感”,两个字的简短地址却透着无比认真的力道,这让收件人王振涛院长慎而重之:“信纸上的语句不甚通顺,但看得出字迹已经是竭尽全力的保持了工整,没有标点断句,但我能体会到那种‘无法表达’的心情”。
经过了解,原来这封信里藏着这样一个故事……
8月中旬,75岁的魏奶奶几天前在无明显外力损伤情况下突然出现腰部疼痛,本以为是上了年纪的缘故,休息一下就没事了。但疼痛症状逐渐加重,休息也无明显缓解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这才急忙赶到我院找到骨二科张腾主任就诊,张主任认真询问检查后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并安排入院手术治疗。看着疼痛难忍的魏奶奶,家人心急如焚,在办理住院就诊手续时慌忙中报错了信息,细心的张主任在查看手续凭证时存了疑问,又向家属反复确认后,得知家属报错了信息,他耐下心来将所有步骤环节一一注解,哪怕是最常见的术语,直到家属全部明白为止,为节约办理时间、避免家属再次周折,他安排了专人陪同家属重新办理,为患者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张腾主任说,“这次接诊时长是平时单次接诊的三倍,作为医生我们看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要看到患者的整体,包括他的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和其他切实需要帮助解决的难题。老人家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所以我多留意些,多花点时间沟通,对这个家庭来说,既要治得好身体上的‘病’也要救得了经济上的‘命’才是最好的治疗。”在他的紧急安排下,给魏奶奶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4天后康复出院。
在随后的诊后回访中,了解到魏奶奶在术后疼痛消失,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让她久久不能忘怀。“我平时每天都抽烟,也经常喝点酒,她们(护士)就经常劝我不要抽烟喝酒,说对身体不好,每次来给我翻身都要说一遍,就跟我孙女一样。”魏奶奶乐呵呵地回忆道。微创手术较常规手术创面小,康复快,这也让魏奶奶这样的病人可以尽早回归正常家庭生活,减轻家人的负担。
提到治疗费用,魏奶奶的儿子激动地说,“这封信是我老母亲要我写的,她不太识字但坚持一定要我谢谢张主任,谢谢人民医院的好大夫。我们家条件不好,地里的活儿我也离不开,就想着写封信吧,我文化也不高,就是忍不住想谢谢他!”真挚而朴实的话就像信上纯质的字迹,就像这最平凡的一次结识,以我之诚换你之真,以我之心换你之心。
“我们珍视每一个从人民医院里走出去的患者,珍视每一份真诚的回馈。说实话,这封信中最触动我的是群众对健康检查、疾病救治的那种“既想又怕”的矛盾心理,我们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时刻反思、自省身上的责任究竟是什么。”王振涛院长看信后表示,“治得好病”是身为医者在技术上的要求,“看得起病”是对我们医生在德行上的要求,我们的队伍要的是合格的医者,一个合格的医者绝不是“偏科”的学生,技术过硬、德行过硬才能在群众面前有“立足之地”,才能在“医者初心”面前挺起脊梁,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无愧于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群众就是我们的镜子,患者就是我们的责任,能不能看好病检验的是我们的技术实力,能不能看起病检验的是我们的品德和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力。评价标准在于群众,合格与否在于患者,我们正视、重视每一位群众给与的真诚反馈,三省吾身,三省吾心,才能“正”从医之道。
院长回信
尊敬的魏兰云女士:
您好!
来信已收到。首先向您及家人对我院的充分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向已康复如常生活的您表示衷心祝贺。看到您和家人平安健康愉快地生活,我深感欣慰,欣慰我们的医生秉持“仁心仁德”能够得到您的认可,欣慰我们的服务“尽心尽力”能够获得您的肯定。您对我们的满意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也同样激励着我们竭尽全力为父老乡亲服务工作。再次祝福您及家人:
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王振涛
2021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