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虽美味,过量食用易致胃结石!医生紧急提醒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量:10
眼下

又到了山楂、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

鲜甜可口的山楂、柿子

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品尝

然而

在这份美味背后

却隐藏着健康隐患

食山楂 需谨慎

近日,贾汪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了多位因过量食用山楂、柿子导致胃结石的患者。医生特别提醒,山楂、柿子虽美味,但食用需适量,尤其是老年人和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应谨慎食用。

今年73岁的张奶奶特别喜欢吃山楂,当她一次性食用了约500克山楂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并伴有腹胀、食欲不振、三天未解大便及上腹部阵发性隐痛等症状,遂前往贾汪区人民医院就诊。经消化内科综合检查,被诊断为胃结石、高血压病1级(高危)、2型糖尿病等。

随后,医生为张奶奶进行了胃镜检查及结石取出术。

手术中发现多个食物团块,在粉碎过程中,医生还在她的胃窦和胃角部位发现了多发不规则溃疡,术中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结石、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内科主任王艳斌解释,胃结石是胃内形成的异物凝结成硬块,又称“内源性胃异物”,它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通过幽门排出体外。其中,植物性胃结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因空腹进食大量的山楂、柿子引起,由于这类果实内含收敛性很强的鞣酸,与胃酸接触后形成鞣酸蛋白,很难溶于水,再与果胶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滞留在胃中形成胃石。

01

胃结石的典型特征

胃结石的典型症状是腹痛、上腹部不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常见的并发症有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严重的可致胃穿孔及腹膜炎,胃石进入肠道还可能引发肠梗阻。如果出现了上述不适症状,需高度警惕胃结石的发生。

02

怎样治疗

怀疑出现胃结石,需立刻到医院就诊,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等。因为结石在胃里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引起穿孔、出血、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到医院后,需进一步行胃镜检查,明确胃内损伤情况,并根据结石情况,及时行胃镜下碎石治疗。

内镜治疗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胃镜插入专用器械(如圈套器、碎石器、网篮等),将结石“切碎”或“夹碎”,变成小颗粒后自然排出。

03

怎样预防胃结石

避免空腹大量食用山楂、柿子等食物

▶要酌情掌握食用量。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肠胃功能较差者,这些人群消化能力较差,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讲,根据每个人消化功能不同,山楂每次不要超过5颗,柿子不要超过1个,而且不要连续每天食用

▶山楂等果实的熟制品(如山楂糕)既有丰富的口感,又避免了直接食用果实的一些弊端,也是很好的替代选择。如果食用山楂等后出现腹部不适,还是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