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关怀并重:肿瘤血液科为经济困难患者量身定制诊疗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27 浏览量:82

近日,一名罹患颅内复杂肿瘤的患者在贾汪区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完成阶段性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该病例的成功管理,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应对疑难重症方面的综合优势。

今年5月,60岁的患者彭大姨(化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痛、头晕,并伴有间断性恶心、呕吐。症状初期未受重视,后持续加重,直至6月1日,因剧烈头痛难以耐受,她前往贾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初步的多排颅脑CT平扫检查提示其胼胝体部位存在多发异常信号,性质待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院随即为其进行了3.0T颅脑磁共振增强检查,结果提示脑内淋巴瘤可能性较大。患者随后被转入肿瘤血液科进行后续诊治。

入院时,患者因剧烈头痛已无法独立行走,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限。肿瘤血液科主任江红接诊后,立即组织医疗团队为其进行止痛、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患者痛苦。然而,缺乏明确的病理诊断成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瓶颈。由于病灶分布广泛,直接手术切除风险极高;而没有病理学依据,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也无法盲目进行。

面对这一挑战,江红主任迅速申请了医院的多学科会诊(MDT)机制。经肿瘤血液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内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充分讨论与评估后,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路径。

6月5日,在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心明、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号号及相关科室的密切协作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CT引导下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最终确诊为“右侧颞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一精准的诊断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决定性依据。

确诊后,医疗团队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了病情与治疗选项。在沟通中,医护人员了解到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困难,难以承担高昂的自费医疗费用。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肿瘤血液科团队在严格遵守诊疗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量其经济承受能力,为其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个体化化疗方案。

住院化疗期间,管床医师杜海艳高度负责、细心照护,因担心毒副反应,在每次化疗用药期间,她几乎都守在患者的病床边。经过首个周期的化疗后,患者头痛等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目前,患者已顺利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近期复查磁共振显示颅内病灶已显著缩小。现阶段,患者已回归家庭生活,并能从事适当的家务活动。

此次复诊时,患者情绪激动地表示,在疾病最痛苦的阶段曾倍感无助,是家人的支持与医护团队的专业诊治及持续鼓励,让她坚定了治疗的信心。她对医院的精心救治表示感谢,并愿意积极配合完成后续的巩固治疗。

本例高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诊疗过程,体现了贾汪区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将精准医疗技术与个体化人文关怀相结合,为复杂病情患者寻求最佳治疗路径的临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