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人民医院介入科:高难度介入手术为危重患者筑起生命防线
近日,贾汪区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陈龙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两例具有代表性的介入治疗病例,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
病例一:复杂肝动脉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患者张先生(化名),6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黑便2天”入院。该患者既往在外院有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及胆囊引流术病史,术后出现持续性引流管血性液体。入院后突发血压下降至76/53mmHg,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情况危急。
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普外科、介入科、放射诊断中心等科室专家共同讨论后,考虑为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团队在DSA引导下,采用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精准定位出血动脉分支,成功实施栓塞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红蛋白逐渐回升,经后续治疗康复出院。
陈龙主任介绍:”此类病例病情凶险,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我们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既解决了出血问题,又最大限度保护了正常肝组织。”
病例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
8月10日的急诊手术同样惊心动魄。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外伤导致右髋部骨折入院,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右股静脉血栓形成,存在肺栓塞风险。
“这类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高达50%。”陈龙主任神色凝重地说,”就像体内埋着一颗定时炸弹,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在几分钟内夺去患者生命。”介入科团队经过充分评估,决定实施”下肢深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在局麻下,介入团队通过左侧股静脉入路,采用”翻山”技术将导管送至右侧病变血管。造影显示右股静脉内长段充盈缺损,典型的”双轨征”证实了新鲜血栓的存在。团队当机立断,为患者植入了伞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我们根据当前最新诊疗指南,为患者制定了包括滤器植入、抗凝治疗等在内的个体化方案。这种滤器可以在体内留置6个月,既能有效拦截脱落的血栓,又可以在患者康复后取出。”陈龙主任表示。
厚积薄发:学科建设铸就生命守护盾牌
介入科作为医院特色专科,近年来在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加大投入。目前,科室配备先进的DSA设备,能够开展各类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手术。陈龙主任作为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在肝癌介入治疗、动静脉血栓、出血性疾病急诊介入、外周血管疾病治疗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室注重技术创新,多项技术达到区域先进水平。
“这两例手术的成功,是我们团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陈龙主任坦言,”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生命保卫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在陈龙主任的带领下,介入科正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以精准、高效的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微创介入领域,为区域医疗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介入科门诊位置:
门诊楼二楼东区三诊区
介入科病房位置:
病房楼十三楼东区二十六病区
咨询电话:
0516-689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