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世界痛风日】带您了解痛风那些事儿
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世界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走出误区,回归科学”,之所以选择在4月20日,是因为有其特殊含义:“420”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临界值,而高尿酸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一般男性血尿酸值≤ 420 umol/L(女性≤ 360 umol/L),当血尿酸值高于 420 umol/L时,需要警惕“高尿酸血症”。那么什么是痛风呢 ?一起来了解一下。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2018年我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而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达32.3%,呈显著年轻化趋势。
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约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患病逐步年轻化,青少年患者亦不罕见。
高嘌呤食物:如红肉、内脏(肝脏、肾等)、海鲜等。酒精摄入、含糖饮料。
生活方式:
脱水:液体摄入不足会影响尿酸排泄。
暴饮暴食:一段时间内的暴饮暴食可导致尿酸水平突然升高。
药物因素:
利尿剂、免疫抑制剂等可能减少尿酸排泄或增加痛风风险。
健康状况:
肥胖:过多的脂肪组织影响尿酸代谢。
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可能增加痛风风险。
生理因素:
手术或创伤:术后或伤后应激可能诱发痛风。
快速减重:可能导致体内尿酸快速升高。
感染:感染时体内代谢变化可能促发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由于人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从血管中析出,继而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是痛风所引起的一个主要临床症状。
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受累,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痛风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亦可受累。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是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未受控制的结果,两者经常同时存在。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耳廓、反复发作关节的周围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处,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
慢性痛风石关节炎为关节内沉积大量MSU晶体导致痛风石形成,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和功能障碍,可致关节骨质的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变等。
药物治疗:最好症状发作24小时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使用抗炎治疗。若对一种药物疗效差的患者,可以两种抗炎镇痛药物联合治疗。
手术治疗:在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如严重的关节破坏、进行性骨质疏松、持续的疼痛等情况下,可选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关节镜或开放手术。
2、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最好选择白开水,也可间断地饮用新鲜柠檬水、不含糖的苏打水,达到中和尿酸的作用,每天饮水量应>2000mL,但老年患者和心脏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水。避免饮用啤酒、高汤、豆浆、奶茶、浓茶、咖啡等饮料。
3、适度锻炼,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利于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和身体机能恢复。
4、痛风性关节炎不是痛的时候才去治疗,发现尿酸升高应及时到医院专科接受规范的治疗,规律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尿酸,降低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