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丽 ,科副主任,风湿免疫专业硕士,徐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分会常务委员,徐州市风湿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发表论文数篇包括论文包括核心期刊、SCI,主持徐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获得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参与徐州市青年医学创新项目1项。先后获得贾汪区人民医院“十佳医生”“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

梁金,硕士研究生,风湿免疫专业,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 发表核心论著1篇,荣获多项奖学金,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擅长风湿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俗称“不死的癌症”,如不接受正规治疗,80%患者在起病后的5年内受累关节出现变形,甚至残疾。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防治关节变形的关键。
脊柱关节炎可以分为中轴型和外周型两种。HLA-B27阳性是该类疾病的共同特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又可分为两种:①强直性脊柱炎;②非放射学中轴脊柱关节炎。早期准确诊断、个体化规范治疗,是防治该病并发髋关节强直、脊柱钙化(驼背、转颈受限、弯腰受限)的关键。
约20%的银屑病(牛皮癣)患者会出现关节炎,但皮疹的严重程度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平行。本病的关节肿痛多数为不对称性,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痛风”“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本病是“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可以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结节”等。最常发作的部位是足的拇跖关节,但踝关节、足背、手指、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均可发作。这些患者曾经有过血尿酸水平升高,但在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以不高。
本病好发于负重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关节,例如膝关节、手关节、脊柱关节等。病变本质为关节表面的软骨(俗称“脆骨”)破坏,诱发因素为衰老、过度运动或劳累、创伤、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该病的血液中可化验出多种自身抗体,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皮肤红斑。在过去本病的死亡率非常高,以至于谈“狼疮”色变,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通过合理的治疗,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生育,其寿命也与正常人相当。
该病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口干、眼干症状,当本病发展至晚期阶段,唾液腺、泪腺的结构严重受损后才会表现出口干、眼干。常常会出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类似的关节肿痛,血液中可以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间质性肺炎。
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ANCA相关血管炎、贝赫切特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炎症引起的全身症状以及血管病变所在器官的炎症、缺血改变和功能异常。全身症状有乏力、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体重减轻等,脏器受累的表现依累及器官不同而变化多端,如皮肤受累会出现多种皮疹;肺受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受累病人会出现头痛、眩晕、意识状态改变、脑卒中、周围神经病变等。
如果持续出现关节疼痛合并关节肿胀、压痛,尤其是晨起关节长时间僵硬;或者关节同时出现红、肿、热、痛,难以忍受等症状,应尽快去看风湿免疫科。
如果是年轻人出现足跟疼痛或其他肌腱端附着点的疼痛,或者出现夜间下腰背痛、翻身痛,甚至夜间痛醒,晨起重,活动后减轻,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反复出现的口眼干燥,可能是原发或继发性干燥综合症,这些患者往往伴有龋齿或牙齿脱落。
需排除多发性肌炎,尤其是同时出现了皮疹(如眼眶周围、颈前或手指的皮疹),高度怀疑是否为皮肌炎。
雷诺现象是指有的人遇冷出现手指足趾变白变紫,取暖或情绪稳定后恢复正常肤色。这种症状可在很多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需及时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若长程发热(超过4周),如使用抗生素无效,并排除肿瘤的患者,很可能是风湿性疾病。
反复口腔溃疡可出现在白塞病,往往合并外生殖器溃疡及眼部病变。因此,反复口腔溃疡也不可小视。
遇到不明原因的色素炎等眼部病变,其中很多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白塞病等的眼部表现。
反复流产的患者需常规排查抗磷抗体脂综合征,尤其是反复发生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者。
局部或全身皮肤硬化不难发现,这是硬皮病的主要表现,晚期会导致脏器的损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门诊地址:门诊三楼三诊区6号诊室
联系方式:0516-689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