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疝气的最佳手术方式
问题:什么是疝?
疝俗称疝气或者小肠气。它是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形成。最常见疝是腹外疝,它是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表现为皮下肿块,这种肿块在腹内压增加时变大或明显,平卧后肿块可自行消失。腹外疝的临床特征除了表现为肿块外,还可有局部酸胀,疼痛等症状,长时间站立、便秘、慢性咳嗽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问题:哪些人容易得疝?
任何人都有得疝的可能,疝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3%,男性和女性的比率12:1,其中又以小儿和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
问题:成人患者的疝能否自愈?
手术是治愈成人腹股沟疝唯一可靠的方法。无论何种疝,都是由于腹壁上有了缺损(即缺孔)而发生,缺孔直径从2厘米至5厘米大小不等,而手术后的切口疝更可大到十几厘米。因此,从疝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了解成人的疝是不能自愈的。保守治疗对某些暂时无法手术的病人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外科手术。
问题:疝修补的方式很多,应该选择哪种疝手术?
修复疝的外科手术主要分三大类:
一是,以组织学为基础的疝修补术:
以组织学为基础的疝修补方法,其代表有Bassini、McVay、Shouldice法,文献报道其复发率为5%-10%,此法切口较大,术后疼痛较重,下床晚,术后恢复慢;
二是,以补片为基础的疝修复术:
以补片为基础的疝修补法,其代表有Lichtenstein、Millikan及Kugel法,其复发率降到1%左右。此法同样有较大的切口,影响美观,而且补片适从性差,感染几率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开始应用疝修补术,进一步改善了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远期效果。其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等特点。
三是,腹腔镜下疝修补:
1、伤口美观,损伤小。
2、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3、术后疼痛轻。
4、在不增加切口的情况下,可用一种方法同时处理单、双侧的各种腹股沟疝(直、斜、股疝)。
5、并发症低,不会引起阴囊水肿,也极少引起尿潴留。
6、不破坏腹股沟区的天然结构。
7、符合无张力修补的原则,无长期术后疼痛。
8、术后复发率低。甚至根本就不会再从耻骨肌孔复发疝气。
据我院普外二科徐艳群主任介绍,目前世界及我国较大疝中心腹股沟疝最常采取修补方法上是腹腔镜疝修补术(包括TAPP和TEP两种术式)和Lichtenstein法。以腔镜微创为多。我院普外二科常年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团队临床经验丰富,已先后治愈数百起病例。术后不必过卧床,较快恢复正常活动,3~5日可出院。术后无明显不适,复发率低,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