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or剖宫产?她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量:1078
在贾汪区人民医院的产科病房中,每一次新生命的降临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次的分娩过程,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

26岁的徐女士,怀孕38+3周时,产检发现羊水偏少,于12月19日紧急至我院产科住院观察。此后,羊水减少的趋势令人揪心,复查显示羊水量进行性减少,到23日已达到羊水过少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下,羊水过少如同给胎儿的生存环境拉响了警报,胎儿随时可能面临缺氧等严重风险,尽早终止妊娠刻不容缓。

按照常规医疗方案,剖宫产是最直接、风险相对最小的选择,医生能够最大程度掌控分娩进程,保障母婴安全。然而,徐女士和家属坚定希望尝试顺产,他们对自然分娩的期待,让医护团队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一边是清晰可辨的风险,一边是家属的殷切期望,经过慎重的讨论,产科主任姬美兰决定尊重家属意愿,在严密监护下应用催产素催产,一场与风险赛跑的挑战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天,催产素从早输到晚上十点多,徐女士的产程却迟迟没有发动。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考验着医护团队的耐心与决心,第二天,继续为徐女士静滴催产素。终于,宫缩顺利发动,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当宫口开到2公分时,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顺利实施,产程看似正稳步推进。

然而,当宫口开大至8公分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胎儿的胎心出现间歇性下降,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胎儿在宫内可能正遭受缺氧的威胁。时间仿佛凝固,空气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医生张琳和助产士刘艳瞬间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她们深知此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两条生命。

虽然剖宫产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但此时再转为剖宫产,不仅会错过最佳时机,还可能给产妇带来额外的风险。张琳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指导徐女士改变体位,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胎儿缺氧状况。同时,助产士刘艳全力以赴,凭借精湛的技术帮助扩张宫口,以加速产程进展。每一次宫缩,都伴随着医护人员紧张的注视;每一次胎心监测,都揪着大家的心。终于,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胎儿的胎心逐渐趋于稳定,产程继续推进。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徐女士顺利分娩出一名健康的男婴。更令人惊喜的是,助产士刘艳凭借高超的接生技术,使得徐女士会阴完好无撕裂伤。

这场惊心动魄的分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家属激动不已,特意送来锦旗,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在这场与风险的较量中,贾汪区人民医院产科的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无畏勇气和对患者意愿的尊重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