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取栓双管齐下:为脑梗死患者带来新希望
大家口中常说的“中风”就是脑梗死,这种跟大脑相关联的病,光听名字都让人害怕。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单拎出来一个都难以接受,但中风它占了五个!
图源网络侵删
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新发中风394万例,中风患者达到2876万例,中风死亡人数为219万例。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中风,认识发病信号、把握抢救时机非常重要。
中风发生后的6个小时以内,被称作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在这个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治疗,有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即使在黄金时间内,也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时间就是大脑!因此,脑卒中后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很关键。开通血管主要是为了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患者的功能损害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前,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和动脉取栓治疗。
静脉溶栓目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最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溶栓治疗是指人为地应用溶栓药物,使脑动脉内的栓子/血栓溶解,堵塞的血管再通,脑血流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使局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得以缓解或减轻的目的。
动脉取栓治疗是一种介入手术治疗,又称血管内治疗,是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的新兴方法。具体是用取栓支架把堵在血管里的血栓取出来,从而使脑组织血供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病例二
无独有偶,80 岁赵老爷子也在我院重获新生。10月21日,赵大爷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完全瘫痪并伴有恶心呕吐,急诊入院后被诊断为“脑梗死”。医院立即启动静脉溶栓治疗,DNT(入院到溶栓时间)仅37分钟,溶栓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一度恢复正常,但30分钟后再次加重。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我院医疗团队果断决策,由李本夫“操刀”,在麻醉科、导管室等科室的配合下于当日在全身麻醉下为其施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采用 SWIM 技术成功取出一长约 10mm 暗红色血栓,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左侧肢体肌力明显好转,术后次日肌力恢复到4级,1天后便能下床独立行走。
出院半个月后,赵大爷来院复查,已经能够行动自如,无明显后遗症。
为表示感谢,赵大爷家属为李本夫和神经内科医师团队送来锦旗,称赞他们“医术精湛、仁心仁术”。
溶栓、取栓技术对于脑梗死患者意义重大,能够快速有效地疏通血管,恢复脑部供血,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但该技术对医院的医疗团队和设备要求极高,贾汪区人民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脑血管病专家、先进的 DSA 造影设备以及完善的急救流程体系,确保在黄金时间内为患者开展精准、高效的治疗。这两项成功病例不仅彰显了我院在溶栓取栓技术领域的较高水平,更为众多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与信心,推动贾汪与周边地区脑梗死救治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贾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贾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为徐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0名,医师21名,其中高级职称14名,硕士研究生5名,在职研究生1名。
科室常规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视频脑电、心电、睡眠等神经功能的中央监护分析技术,神经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检验技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治疗技术,癫痴持续状态的规范化治疗技术,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技术,抗癫痈药物浓度的检验技术,CTV、MRV、DSA脑静脉系统成像技术,CTP:基于CT的脑灌注检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