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一、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我们要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筛查、诊治。
⑴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⑵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⑶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⑷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⑸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⑹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⑺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⑻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⑼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⑽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⑾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二、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以下防癌抗癌方式:
1、正确认识癌症
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2、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 密切关注致癌因素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4、选择个体化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5、规范化治疗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
6、科学康复,持之以恒
癌症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康复和生理康复两大部分,是临床治疗必要的延续和完善。
癌症患者的康复要做到: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的复查。
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三、抗癌,提升免疫力很关键
身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决定了个体防病能力及防癌抗癌能力。因此,无论是预防癌症,还是对抗癌症,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都非常重要。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提升免疫力。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