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讲堂——国际护胃日 | 保“胃”和平,护佑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8 浏览量:43

2024年4月9日是第19个国际护胃日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病病例中,有42%来自中国,胃的健康,关系到我们全身营养的供应。胃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是一个囊袋状的器官,成人胃的容量约1500ml,具有储存和消化食物、分泌胃液以及防御等功能,保护胃的健康刻不容缓。尤其是在胃不舒服,吃药不能缓解症状时,务必要找出原因。常见的胃病如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等…其中最致命的非胃癌莫属!

出现这五个症状,当心胃癌来临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胃的抗议,导致延误就诊。所以当您感觉到胃不舒服了,可能就是胃在向您发出信号,千万不能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

1. 疼痛性质改变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这种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

2、反复腹痛、隐痛

持续性疼痛、周期性的胃痛可能是胃癌的信号。胃癌患者的胃部黏膜受到肿瘤侵犯,容易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与饮食关系不大,疼痛程度也不会因为进食而减轻。

3、烧心、泛酸

烧心一般在胸骨下部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窝”,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有烧灼感。

胃里分泌胃酸,而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的物质“跑”到食管里后,会腐蚀食管黏膜,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4、快速消瘦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快速下降,有明显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就可能是癌变的信号。

5、大便发黑

某些食物、药物或者是便秘都可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是无法解释的黑便,表明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做检查进一步确诊。

护“胃”健康  注重早查早筛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炎性反应—萎缩—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因此,在癌变前的任何一个阶段,“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胃黏膜变化,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活检或切除治疗。而血清学指标检测则是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间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胃癌等恶性肿瘤,确诊还需依赖胃镜或手术等方式。
1、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血清胃泌素17等项目。这些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胃部情况,但准确性有限。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724、CA19-9、CA125等,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非常重要。同时需要进行尿素呼气试验(C13或C14),这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4、胃镜检查:胃镜及胃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胃部情况,发现异常病灶,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胃癌高风险人群 

年龄45岁及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Hp感染;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